>
首页 » 解决方案 » 电冰箱几种典型的制冷循环

电冰箱几种典型的制冷循环

作者:  时间:2008-08-01 14:12  来源:
   图7为另一种压缩/喷射混合制冷循环,简称CJM循环。它采用两次节流,两个蒸发器,并增加了一个喷射器和气液分离器。该循环因为减少了高温蒸发器的传热温差,降低了高温蒸发器的火用损失,同时,由于喷射器的作用提高了压缩机吸气压力,减少了压缩机耗功,从而使系统的COP值和制冷量均有明显提高。显然,CJM循环无论采用纯工质或非共沸混合工质时,都会有节能效果。理论研究表明[4],当喷射器喷嘴和扩大压管的效率均为0.8时,这一循环同CFC-12简单循环相比,在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时,COP值可提高20%,使用R134a时,COP值约提高12.4%。
2.3 多路循环制冷系统:典型的有三路循环制冷系统,如图8示。该系统有3个独立的制冷回路,2个电磁阀及先进的智能控制器。该系统可将制冷剂按需供给冷藏室、冷冻室以及生物保鲜室内的三个独立蒸发器,从而实现三个间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当三个室同时需要冷量时,智能控制器将根据生物保鲜室及冷藏室优先分配原则配给冷量。
2.4 双机制冷循环系统:即为冷藏室外冷冻室分别提供一套独立的包含各自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的制冷循环,以满足冷冻室、冷藏室不同的温度要求。经理论分析并经实验证明,双机循环在同等条件下比简单循环节能12%[5]

2.5 双级制冷循环系统:为降低电冰箱能耗,已有多种双级制冷系统冰箱问世,这些冰箱高、低压级的两个压缩机均工作于较低的压力比之下,大大减小了耗功率,其压焓图如图9所法。有文献指出,在相同总制冷量情况下,该系统比单级制冷系统节能48.6%[6]
电冰箱制冷循环比较分析研究

3.1 电冰箱能耗与制冷循环对比分析

    图1所示单路循环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开门次数多少及放置食品状况等影响,使冷冻、冷藏间室的冷量负荷比不可能保持在设计值。夏天,往往因为环温较高,造成压缩机频繁启动,使冷冻室温度偏低,浪费了电能。冬天,经常需要打开温度补偿开关,以帮助压缩机启动,也造成电能的浪费。而图2的L-M循环必须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严格的成份要求),这种循环的应用必须以制冷剂研究成果为前提,对纯工质及近共沸混合工质没有混度滑移特性,采用L-M循环不会有节能效果。
    对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如图3示,由于引入了电磁阀和电子温控装置,所以其成本相对地单路循环制冷系统有所增加,但系统的匹配性能却比单路循环系统好,对大容积冷冻室电冰箱节能效果明显。而图4的两只蒸发器并列制冷且都控制压缩机运行,极易造成开机频繁现象。图5示制冷循环虽然比简单循环性能系数高,容积制冷量大,但其主要解决因冷藏室传热温差太大而造成可观的可用能损失问题,即火用损失。故对小冷藏室冰箱应用节能效果不明显,而且喷射器合理设计及与毛细管合理匹配是两个重要问题。而图7的CJM循环采用两次节流,并增加了喷射器及气液分离器,两个蒸发过程均需单独的温度控制装置,且冷冻室冷却速度缓慢。

    对多路循环制冷系统(如图8示),需通过多个电磁阀、多个独立的蒸发器及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才能使各室温在一个不同季节环境下得到精确控制。而双机制冷循环系统虽然节能显著,但冰箱的制冷系统复杂,成本增加,且会使压缩机容积效率变小,对欧美等国家普遍使用的500L以上冰箱才是经济合理的,对我国广泛使用的200L左右冰箱并不合理。而双级制冷循环系统由于成本及系统复杂性等原因目前未能推广,国外市场占有率也很低。

3.2 电冰箱制冷循环主要特点的定性分析

    电冰箱五种典型制冷循环主要特点的定性比较见表1。

表1 
直冷式冰箱5种典型制冷循环主要特点的定性比较
状态
单路循环
制冷系统
双路循环
制冷系统
三路循环
制冷系统
双机制冷
循环系统
双级制冷
循环系统
间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性
-
+
++
++
++
食品保鲜
-
+
++
++
+
冷冻能力
-
++
++
+++
++
年均能耗
-
+
+
++
++
实现宽气候带的难易
容易
容易
容易
容易
噪声
-
+
+
-
-
成本
+
-
--
---
--
系统匹配性能
系统复杂性
+
-
--
---
--
目前市场占有率
+
++
+
-
-
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
-
++
+
+
-
COP值
-
+
+
+
+

    从表1分析,单路循环制冷系统采用一个蒸发器同时对冷冻室和冷藏室降温,系统的匹配性差,两室的蒸发温度基本一样,冷藏室与冷冻室相比,传热温差甚大,从而导致冷藏室制冷系数下降。多路循环与双机和双级制冷循环虽然可使各室温度得到准确控制节能效果明显,但是,设备增加,制冷系统复杂,成本增大,市场占有率不大。双路循环制冷系统既使各室温得到较好控制又节能降耗且系统简单、成本较低。但它也存在一定问题。本项目在研制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完善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并且改进控制方式,既解决目前应用较多的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的问题,又达冰箱节能降耗之目的。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问题

    对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合理的温控方式是各间室独立控温,使每个间室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但是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这种双温双控方式因冷冻、冷藏两个温控器都控制压缩机,有时一个温控器刚关机,另一个又马上要求开机,因制冷系统未平衡造成压缩机启动功率增大,启动困难以及热保护器动作等,影响压缩机及其附件的使用寿命,频繁开、停机,耗电量也因此增加。

4.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两种,其一,完善电路或采用电脑智能控制的方式解决。其二,采用双稳态电磁阀的变温控制技术。如图10所示,双稳态电磁阀1与变温室蒸发器并联,据变温室温度设定控制两个双稳态电磁阀的通、断特性,实现两个支路的运行。
支路一:制冷剂由压缩机、门边除漏管、主副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经变温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冷藏室蒸发器、贮液器和回气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形成循环回路。支路二:制冷剂由压缩机、门边除漏管、主副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经双稳态电磁阀1、冷冻室蒸发器、冷藏室蒸发器、贮液器和回气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形成循环回路。
    在结构设计中,电冰箱由上而下分为冷冻室、变温室和冷藏室(变温室也可设置在冷冻室或冷藏室内部),各间室都有相对独立的蒸发器。变温室蒸发器设计时较大,满足变温室作为三星冷冻室的匹配。而该间室作为其他功能间室使用(如冷藏、软冷冻等)时,可以通过设在变温室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送至电冰箱的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据温度设定值对双稳态电磁阀的通路进行切换实现。当电冰箱启动运行时,电磁阀1、2年于通电状态,系统按照支路二形成的循环回路运行,同时变温室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变温室的温度。变温室温度若在变温室的设定温度范围内,系统按照支路二形成的循环回路继续运行。若检测到温度高于变温室设定值上限,电冰箱的控制装置使双稳态电磁阀1处于断电状态,而双稳态电磁阀2仍通电,系统按照支路一形成的循环回路运行,直到温度传感器应到温度低于变温室的温度设定值下限时,双稳态电磁阀1执行通电通作,而双稳态电磁阀2断电,系统又按支路二循环回路运行。此时冷冻室和冷藏室温度继续下降,直到冷藏室温度达到标准后,压缩机停机,系统如此往复循环。这种设计,控制压缩机启停的是冷藏室温度,而变温室温度的设定及变化仅控制双稳态电磁阀的通断,以切换制冷剂流向,并不直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故可较好解决双路循环系统存在的频繁开、停机现象,既使压缩机及其附件寿命延长,又减少启动功率,耗电量也随之降低。

    需要指出,变温室蒸发器按三星级冷冻室要求(-18℃)与冷冻、冷藏室蒸发器匹配,制冷剂充注量也按变温室为冷冻室制冷能力充注,这样一来,通过温度设定控制双稳态电磁阀以切换制冷剂流向,可将变温室按冷冻室或软冷冻(-7~-10℃)或冷藏室使用,也可关闭,与可关闭,与同样大小固定冷冻室容积的电冰箱相比,此变温技术既满足消费者对冰箱温区的多方需求,又节能降耗,为高效节能使用电冰箱提供广阔前景。表2为能耗实测数据(变温室由冷冻室分割形成),可以看出,单独调高冷冻室温度(将变温室作为软冷冻室或冷藏室)可以节能,单独关闭变温室更加节能。

表2 
直冷冰箱BCD-186CHS的能耗实测数据(环境温度25℃)
冰箱状态
耗电量
(kWh/24h)
冷藏室温度
(℃)
变温室温度
(℃)
冷冻室温度
(℃)
开停机率
(%)
能耗对比
(%)
国际标准测试
0.39
+5.0
-18
-18
30.2
100
改变变温室温度
0.35
+5.0
-10
-18
21.8
89.7
改变变温室温度
0.33
+5.0
+5
-18
17.3
84.6
关闭变温室
0.31
+5.0
+(室内无负荷)
-18
14.1
79.4

结语

    综合分析电冰箱的典型制冷循环,本项目采用并研究了双路循环制冷系统,针对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控制方式,完善制冷循环,通过变温控制技术的优化设计,既满足消费者对冰箱温区的多方需求,又显著节能降耗。研制的BCD-186CHS节能冰箱在最大负荷时日耗电0.39度(每百升容积耗电小于0.24度),而在节能状态下耗电在0.35度以下,最低达0.31度。

相关推荐

全新ZVS 升降压稳压器的工作温度可低至-55°C,适用于恶劣环境的应用

产品与技术 2020-03-13

提高 48V 配电性能

产品与技术 2020-02-27

使用48V分布式电源架构解决汽车电气化难题

产品与技术 2020-02-17

分比式电源架构助力 Phasor 实现卫星宽带信号稳定性的变革

产品与技术 2020-01-09

Phasor 使用分比式电源架构增强移动卫星的连通性

产品与技术 2019-12-19

u-blox最新的公尺级定位技术提供增强的GNSS效能

行业应用 2019-10-18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