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基于nRF24L01和PIC16F877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nRF24L01和PIC16F877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7-13 11:37  来源:EDN

  3.软件设计

  要设计好系统的软件,必须清楚其工作原理:首先给发射机上电,配置其L01PRX,使其进入接收模式等待主机的握手指令,此时采集装置并未开始工作。然后将接收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运行VB程序,点击开始试验按钮,握手指令(H’33’)便通过接收机的L01 (上电配置为PTX)发射出去,发射机在接收到握手指令后,还要做出判断,若不是H’33’,则继续等待握手指令;若是,表示双方建立连接成功,此时发射机的L01便配置为PTX,同时单片机向采集装置发送一脉宽为3.6us的高电平脉冲以激活A/D,使其开始采样,采样率为1KHz。由于每路传感器信号都要被A/D采样,并转换为12bit数字量(认为是2 Byte),那么10通道则为20 Byte,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再送入L01打包发射。350us之后,接收机收到该数据,并通过单片机和USB芯片实时写入计算机缓存区内,这样双方数据传输10000次,每次20Byte,传输完毕后数据曲线会在VB界面上实时显示。

  基于以上分析,该系统软件分为两部分:单片机控制程序和计算机界面程序。前者主要完成以nRF24L01为核心的多通道信号的采集和无线传输,后者则完成信号的显示,以供研究人员分析。本文只介绍控制程序,它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分为发射机程序和接收机程序两部分。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

  由于采集系统以1KHz进行采样,即每1ms20Byte数据,因此无线部分进行一次传输需1ms。若接收机执行接收子程序不够1ms,则必须通过延迟补够,以和发射同步。另外,在接收机程序中特设置800us定时器中断,以防接收机因接收不到数据而长时间等待,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

  4.问题分析

  本系统在运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现说明如下:

   L01在收发转换时出现问题;

  原因:配置字并未写入L01内。

   数据传输时发现其低八位为零,但高四位有数;

  原因:开启了单片机的PSP功能,导致D口不能用了。

   数据传输波形图严重失真;

  原因:无线模块在收发同步上存在问题,数据包之间没有一一对应。

  5.实验结果

  本系统需进行10000次数据传输,每次传输20字节。传输数据时务必保证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同步性,否则数据包之间将会出现错位,得到的数据曲线会严重失真,影响分析,所以同步问题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占重要地位。现附上本系统在同步良好情况下的无线数据传输波形图,见图4。图中的10条曲线是传感器信号被10A/D采样后经无线传输至计算机后通过VB界面显示出的,中间幅值较高的曲线是两路正弦波,其余为基线。

  6.结论

  本系统控制方便、工作稳定,能实现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经大量实验测得:该系统的平均传输率可以达到256Kbps,平均误码率只有0.2%,可满足绝大部分无线数据传输的需要。

相关推荐

基于nRF24L01和PIC16F877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C8051F02X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无线数据传输  GSM网络  2011-06-22

基于EM200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  CDMA  GPRS  2010-11-30

新型高速无线射频器件nRF24L01及其应用

具有波特率自适应功能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无线智能报警器的设计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