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趋势 » 光伏产业:盛宴散去之后

光伏产业:盛宴散去之后

作者:  时间:2012-12-12 20:36  来源:SEMI

  来自浙江省能源局的最新信息显示,受欧美“双反”调查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光伏产业产值仅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光伏企业总亏损约30亿元,全年全省光伏企业行业亏损面将达到80%。

  浙江光伏产业的现状,只是中国光伏产业困境的缩影。

  “双反”引发行业亏损

  先是美国“双反”,再是欧盟跟进,现在连与我国光伏产品贸易额只有16亿元的印度也跟着加入了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大军。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眼下的中国光伏产业,一点都不为过。

  “今年以来我们欧洲的订单下降超过40%。美国的业务现在也基本停滞。”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乘风说。

  订单的下滑让原本过剩的产能愈发“过剩”,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据中国太阳能协会的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全行业已经有7成企业停产。浙江作为仅次于江苏的国内第二光伏制造大省,自然也不能幸免。

  来自浙江省能源局的信息显示,受欧美“双反”调查影响,目前省内从事光伏产业相关领域的企业中,单晶硅硅片生产企业96%停产;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中,除了个别企业开工率较好外,中小企业开工率约为50%。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9月,浙江省光伏产业产值仅2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整个光伏产业就业人员从2011年的近10万名缩减至目前约5万名。

  利润的直线下滑,最终导致了整个产业的全面亏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光伏产业毛利-5%,前三季度全省光伏企业总亏损约30亿元,今年全省光伏企业行业亏损面将达到80%;Wind资讯数据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类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同比增长了21.05%;而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公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双反’的最大伤害不是销量的下降,而是整个市场对光伏产业的信心。”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郑志东告诉记者,由于之前整个产业都非常依赖于欧美市场,因此当它们陆续发起“双反”,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灭顶之灾”的说法便不绝于耳。加上产能过剩导致了大量光伏产品的积压,令一部分小企业最先“信心动摇”开始降价甩库存。接着由于光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贸易商形成买涨不买落的心态,进而迫使更多的厂家加入抛售光伏产品。“最后,每个企业都搏得只剩下了最后一滴血,全行业亏损也就不难理解了。”郑志东说。

  行业洗牌势必加速

  9月底出台的《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被认为是国家出手“救市”的重要标识。在该通知中,全国31个省(区、市)一期申报支持的总装机量的上限从一个月之前的10GW大幅度提高至15GW。

  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不但指出要欢迎民间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而且从11月1日开始,电网企业为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分布式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提供免费设计和接入服务。

  “这样的利好,超过我们的预期。”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陈哲艮教授说。据悉,过去光伏并网一个接入点的价格就要几十万,1兆瓦的项目需要多个接入点。“这样一来,1个1兆瓦的项目仅省下的接入费用就以百万元计。”

  而为了帮助浙江光伏企业渡过目前面临的严重生存危机,引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除了积极与国家对接、协调获得更多的示范性项目指标外,还在努力申请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家级光伏应用省。

  “这些利好消息彰显了我国各级政府对光伏产业的重视和认可,但光伏产业要实现良性健康发展,还要靠自己的努力。”陈哲艮说,“整个行业的加速洗牌依然在所难免。”

  洗牌加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导致国内光伏企业之间低价竞争的局面短期难以改观。过去6年中,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了86.6%,系统价格下降了83.3%,目前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光伏产品毛利率均处于微利甚至负毛利率状态。因此,即便未来光伏市场需求重新回暖,但企业如果继续为消化库存而低价销售产品,那么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仍长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认为,光伏产业的艰苦期远远没有过去,接下去的优胜劣汰,也许会很残酷。”陈哲艮认为,接下来一批没有盈利能力、缺乏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首先被淘汰。“但这种洗牌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

  郑志东则认为虽然现在政策有了,但是配套的跟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效益的体现也需要时间。“比如2009年,推出金太阳、建筑一体化等项目,但直到现在,很多电站还不能并网。再比如现在,国家有关部门才对2010年的光伏项目给予补贴。”郑志东说。

  寻找核心竞争力已经逐渐开启的国内市场虽然为广大企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却不代表可以“雨露均沾”。要想抢抓机会,需要光伏企业苦练自身内功。“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是企业未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不二法门,不论是深耕新兴市场,还是重回欧美传统市场。”陈哲艮说。

  “压力之下,企业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负责人、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博士看来,找准定位是眼下光伏企业应首先认真思考的事。

  一些并未“疲软”的企业为赵永红的观点提供了支撑。今年3月1日,全球单体应用最大的“导流板安装系统”屋顶光伏电站项目京东方北京8.5代线厂房光伏发电项目竣工。杭州帷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其提供了安装系统的产品研发、设计方案优化和整体施工安装服务。据悉凭借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帷盛的销售额从2010年成立时的不足千万元到2011年年底的超亿元,同比迅速增长了十多倍。

  杭州联合新材科技股份公司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氟合晶型太阳能电池背板,不仅为寒冬中的光伏组件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2011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个亿。现在半年未到,销售额已超过8000万,今年破2亿元应该没问题。”公司总经理李旻风说。

  “有舍才有得。一个企业要想在全产业链上都掌握核心技术并不现实。所以,企业制定未来的发展路径时更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而后再用长处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分工,这和传统制造业中细分专业领域的道理是一样的。”赵永红说。

相关推荐

光伏行业复苏 挺过来了?

光伏  多晶硅  2014-01-20

告别寒冬 光伏业迎兼并重组热

光伏  太阳能  2013-12-25

【揭秘】施正荣:从“首富”到破产边缘

无锡尚德  光伏  2013-12-25

光伏产业受政策刺激回暖 明年或继续增长

光伏  太阳能  2013-12-24

光伏业蠢蠢欲动 部分企业逐渐恢复盈利

光伏  电池  2013-12-03

多晶硅行业洗牌完毕 光伏企业各有生存之道

多晶硅  光伏  2013-12-03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