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谋求市场竞争力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度洗衣机国内市场白皮书》显示,2007年洗衣机市场有38个品牌在市场上消逝,占2007年全部品牌的40.86%,是洗衣机产品从2000年至今品牌淘汰率最高的一年。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陈刚认为,我国白色家电行业发展了30多年,整合是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由于白色家电属于微利行业,并且很难短时间内实现技术革新,所以扩大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利用规模优势谋求市场竞争力,成为白电企业的选择。
“美的正是通过收购小天鹅,在技术、规模上寻求快速突破。”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说,“如果不能保证市场份额,企业就很难赢利。”
白色家电品牌之间的整合集聚带来了产能高峰,以美的为例,随着2007年11月合肥美的冰洗产业工业园的竣工,美的自身目前具备450万台洗衣机的年产能。
据了解,美的收购小天鹅后,将美的、荣事达、小天鹅3大洗衣机品牌整合,在洗衣机市场的份额将占约15%,仅次于海尔。而美的自身,也已发展成为覆盖空调和冰洗业务的综合白色家电制造商。
多品牌运作考验企业运营
通过收购荣事达、华凌进入冰洗领域,又借助小天鹅扩大洗衣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美的将同时经营“美的”、“荣事达”、“华凌”、“小天鹅”4个品牌。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表示:“从全球角度来看,白色家电巨头都是多品牌运作。换句话说,中国的家电企业要进入全球前列,必须要进行多品牌运作,这是道必须迈过去的门槛。”
但如何成功进行多品牌运作,将给整合之后的白电企业带来最大考验。无论是美的,还是拥有科龙、容声、海信三个品牌的海信集团,都将面临多品牌运作难题。陈刚告诉记者,国内白色家电行业缺少多品牌运作的成功案例,“到目前为止,很难说有1+1大于2的效果。”
博世—西门子家电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吴建科则认为,多品牌运作的关键在于定位空间:“定位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的,但定位点很稀缺,就像无线电波波段一样,谁能准确定位就能抢占先机。” 目前,海信集团为旗下的三个白色家电品牌分别给出不同定位:科龙侧重于空调,容声侧重于冰箱;海信、科龙空调产品分别定位于变频、高效;容声冰箱则继续主打高品质、时尚牌。美的则表示,希望能利用小天鹅拥有滚筒洗衣机技术优势增强其研发能力、促进自身技术升级,同时继续发挥美的在分销、制造能力及企业机制方面的优势,来拓宽其销售渠道。多品牌运作之下,企业运营效果到底会如何,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