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市场趋势 » 十月主编观点

十月主编观点

作者:程宇chengyu@eaw.com.cn  时间:2004-10-14 14:11  来源:本站原创

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第10期

在参加今年IC China期间,发现国内提了多年的SoC概念成了本次技术研讨会的主角。国内外公司提出了众多SoC的设计、制造及测试的实用性解决方案。这表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近两年,以手机为主的通信及以数字电视、机顶盒、数码相机等为主的数字消费类产品在国内需求旺盛,而SoC的高性能、低成本、小体积、低功耗、多电压、上市时间快等特点,使其成为满足上述产品需求的宠儿。同时由于其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具有高附加值,因此有望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但是国内SoC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先看市场方面,去年国内IC市场规模达2200亿元,国内IC占320亿元;今明两年分别约为2650亿元和380亿元,及3200亿元和460亿元。其中SoC所占份额就更低,说明本土SoC设计、生产能力较弱。另外,系统产品厂商与设计公司的合作关系还是没有太大改善,且由于系统厂商的能力所限,大多数厂商无法提出完整的产品定义要求,使得设计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能力不足的弱点更加凸显出来。
再来看技术方面,提到SoC,就一定要谈IP重用问题,因为它可使设计工程师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系统设计。前不久,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对于中国IC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很合时宜的。目前,工程师普遍存在的困惑是:如何选择最合适的IP;IP的质量保证、验证时的资源需要量;IP的标准化等。我希望中心的成立可以逐步解决设计人员的这些问题,并使国内对IP的尊重与保护真正进入良性轨道。
验证是IP重用之外,SoC设计的另一关键,对改进设计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有重大影响。因此,工程师们应更密切与EDA工具商的关系。此外,DFT、DFV、DFM同样是设计者们值得重点关注的技术。
从目前国内各厂商对SoC的开发势头来看,有理由相信,2~3年左右的时间,SoC及整个IC产业会再上一个台阶。
就在收笔本文之时,我得知中芯国际在北京的300mm代工厂将于9月底正式开业。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中国IC业发展的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


相关推荐

十一月主编观点

|主编观点|  2004-11-05

十月主编观点

|主编观点|  2004-10-14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