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业界动态 » 中国芯片企业无缘本土6000万电表市场

中国芯片企业无缘本土6000万电表市场

作者:  时间:2007-05-30 21:4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我们公司出口的电表计量芯片少得很。”国内最大的电表元器件出口企业——华科国际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红平说。

  那么,何不在本土寻找商机?“你以为我不想做啊,可是,哪里有机会?”他有些郁闷地说,国内电力部门对于电表计量芯片等元器件的采购基本采用指定方式,且偏于国外品牌,国内产品鲜有机会。

  指定招标:洋品牌优先

  尹红平解释说,多年以来,国内电力部门在电表关键元器件招标方面,一直采用指定厂家、品牌,甚至指定具体型号的产品。而在指定产品的范围中,国外产品明显占据主导。

  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得多份各省与电表招标相关的文件,时间跨越2001年到2004年。内容涉及江苏、安徽、陕西、湖北等地电力部门电表关键元器件的订货要求、技术协议等。其中,作为参照的规范设计对象大部分是国外公司,比如计量芯片一类,美国ADI等公司基本成了独家的指定品牌,未见本土产品入列。计量芯片之外的产品,除LED/LCD外,绝大部分也来自美欧、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该人士表示,2003年以来,指定范围的产品已经由主芯片扩大到所有芯片,“更加激烈”。

  他透露,在具体招标评分过程中,国外品牌多是10分,而国内品牌是5分、3分。

  尹红平还举了一个滑稽的例子。2004年,在北京电力系统一次招标采购中,一家天津厂家的产品最终中标,但因该公司不属“指定范围”内品牌,最终在准备生产的情况下,被取消了资格。

  不过,本报了解到,上海电力系统的电表采购基本是以整机测试为主,对于其中所涉元器件,并没有设立范围。上海贝岭公司(下称“贝岭”)市场部负责人薛智峰认为,这种方式比较公平。他透露,迄今为止,好像有浙江曾“开了口子”,增加了指定品牌,杭州士兰、珠海炬力曾入选过。

  记者就上述现象向华北电网一位市场人士咨询。她表示,主要是采购要涉及很多变动,继续采购国外产品成本效益更高。不过,薛智峰认为,很多测试中,国外产品并不领先,国内产品价格要比同一性能的国外产品便宜几乎一半。

  本报致电ADI公司上海代表处,未能联系到该公司负责人。

  国内企业辉煌不再

  这种指定招标方式带来的变故是:面对广阔的中国市场需求,中国本土的电表元器件设计与制造企业根本无法涉入。以计量芯片为例,90%以上的市场份额已被ADI公司垄断。

  这种反差,作为同类企业的贝岭更是感同身受。因为,在这一市场,它10年前的荣光与10年后的尴尬让人震惊。

  “1988年~1999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曾经超过90%,每年出货1000万片,属于绝对领先。”薛智峰对说。

  但好景不长,美国ADI等西方芯片企业很快看到中国市场这一机会。2000年,ADI进入中国,不久推出计量芯片。当时,作为领先者的贝岭并没有将这个外来者放在眼里。

  薛智峰认为,公司恰因为这种轻视造成了后来的决策错误。因为,就在2000年~2001年间,对手ADI在研发方面采用了数字技术,而贝岭仍然选择了模拟技术。“就像苏联选择真空管,美国则发展集成电路。”因为,两种技术类型芯片应用在电表中,有明显差距。模拟技术的电表,每批产品之间会有一定差异,且数据输出不精确;而数字技术的电表则相反。

  但薛智峰认为,这种决策失误并没有影响贝岭的追赶,公司早在2002年便推出了数字技术芯片。而在多种测试中,都超过了对手的同类产品。

  尹红平透露,珠海炬力部分产品都出口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位测试人员说,测了这么多年,从没发现有这么好的产品。”

  不过,技术的反超已难以撼动既定的格局。经过短短6年,ADI与贝岭的市场地位已经发生了反转,前者成了中国电表计量芯片市场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而后者却几乎萎缩殆尽。

  尹红平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表应用市场,粗略的统计数字,大约为每年6000万只,而且增速越来越快。

  利益共损的产业链

  而由指定采购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更大。

  贝岭、杭州士兰、复旦微电子等公司自然直接受损。产品难以进入电力部门采购体系,这迫使它们只能尝试做些出口生意,或进入电力部门基本不用的领域,比如零售给出租房、小区,或者一些小企业。

  相对于ADI,这种做法等于放弃了国内市场。尹红平表示,国外生意之前确实不错,但由于这类芯片技术门槛并不很高,很多国家已开始发展出替代产品,做出口生意只能赚一些“零头”。

  为求得生存权,上述芯片厂家只好采取曲线救亡的手段:它们只生产,不贴牌,而让经销商自己自由贴牌销售。由于ADI等公司的元器件属于指定产品,因此,经销商自然会贴上它的商标。如此一来,中间商成了市场假冒产品的主力军。薛智峰坦陈,贝岭也曾有过这种尴尬。

  ADI公司显然也了解内情。它曾借专利手段对贝岭、士兰等本土公司提起诉讼,并试图阻止后者进入国外市场,但效果不大。

  此外,招标采购的指定,同样限制了电表整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它们必须只跟指定元器件厂家合作,沦为缺乏创新的组装厂。

  “这是一个畸形的产业链,如果不改变现有指定采购的局面,继续让国外企业享受既得利益,将不会有真正赢家,受损最大的只会是国家,以及企业创新的动力。”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行为已经直接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第7条款,并对《政府采购法》构成挑战。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徐焕东教授表示,《政府采购法》主要适用于非企业的政府机构,国家电力部门应该没有纳入这一法律体系适用范围。

相关推荐

创新计量芯片亮相电表行业盛会

芯海  计量芯片  CSE7780  2011-10-18

中国芯片企业无缘本土6000万电表市场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