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市场趋势 » 杨大成: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探讨

杨大成: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探讨

作者:  时间:2008-06-19 09:49  来源:

(本文为速记整理,不代表发言者准确观点,谨供参考)

    杨大成:各位来宾下午好!

    我给大家讲一下无线网络规划的技术探讨。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但在这上面有两个东西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从哪里来的,将来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发展?所以你要把这两个问题合起来想,你就会发觉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我们现在讲的网络规划和优化,这个规划的问题实际上是讲对于整个网络的接入,无线接入部分的研究。那么,无线接入网在整个移动通信里面由于频率的问题是一个瓶颈,因此在有限的频带下追求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

    那么,解决这个瓶颈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研究更高效的无线传输技术,一个是进行更有效的无线网络规划。那么,近几年来,无线传输技术发展很快,比如说FDMA、TDMA、CDMA、OFDM、MIMO等等,这些理论的传输速率从最初的几KB发展到了上百兆。那么,无线网络规划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慢,现在看来实际上远远滞后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像刚才我讲的,实际上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是从哪来的呢?是从最早最早有无线网络开始就开始有了这样的技术。而你仔细一看会发觉,今天我们还是在用最古老的工具,或者是方式来对待发展非常迅速的这样一个技术领域。就是说,虽然说技术领域发展得很快很多了,但是规划的方式还是最古老的一个方式。

    那么,整个移动网络规划,因为它比较古老,因此它还是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系网络规划要进行预测。传输系统的规划要做设计,核心网要做设计,电源什么等等。那么,无线网络规划的目标,现在认真来讲,现在不是单纯地追求覆盖或者是容量最大,而是要追求覆盖、容量、质量、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那么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平衡点,实际上这个平衡点是没有一个最佳的,只有一个人们觉得比较满意的平衡点。

    那么,在对待无线网络规划时,有的时候往往有一些误区。比如说网络规划给出的网络性能,希望与网络建设后的测试结果必须是一致的。网络规划的软件提供的结果,应该是准确的,或者是不准确的,认为规划工具是完全没有用的,对网络建设是毫无帮助的。另外,对于规划来讲,我们过于地相信仿真。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这么几个问题。网络规划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实际上,它就是一种从技术的本质上来讲,它是一种折算或者是一种估计。比如说我们估计从京都信苑到北京西站有多远,你说1000米是有意义的,你告诉他1250米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如果做仿真的时候你怎么样知道它的结果是对的呢?如果你知道是对的,你做它干什么呢?如果你认为不是对的,你做它干什么呢?所以,仿真是很奇怪的,你做仿真的时候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你怎么证明你的仿真结果是对的?那么,在网络规划里面仿真始终不是要构造一个与最终完成的网络别无二致的设计模型,而是网络建设的参考和指导,比如说京都信苑离北京西站有多远,你说有1公里、500米是比较有意义的,但是你说离北京西站跟北京站是一样的,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那么,网络规划的指标,就是四种指标,比如说覆盖的指标、容量的指标、服务质量的指标、成本的指标。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处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基本的要求和指标也是不一样的,规划部分的指标可以在建设前做一些验证,使你做到心里有数。我刚才讲的判断一个地方的距离有多远的时候,是需要有一个数量的,如果这个数量太模糊了,这个地方离与北京西站的距离弄成一样的话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如果不知道的话也有很大的问题了。比如说你走一公里的时候要走多少的时间,比如说5分钟,你说5分多少秒是没有意义的。

    网络规划的部分指标是难以验证的,比如说小区吞吐量、载干比等等你不能得到非常准确的数据,有些指标由于规划软件的限制而无法提供的,比如说误块率、接入时长等等。不同体制在规划上有相同的点,这些最大的相同点比如说现在出现了这么多的移动通信的制式,但是认真来看之间是有相同点的,我们分类的时候有不同的方法,不影响他们有共同的相同点。

    首先,无线网络规划以传播模型为基础的,因此建立一个有准备意义的传播模型是有意义的。另外,建立准确的业务模型从统计来讲,也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来看我们的业务模型最公认的业务模型,还是话音模型。网络规划工具应该是能够贯穿在整个规划,或者是网络建设、运营中使用,不是在网络建设前使用,在网络建设完了之后就不使用了,这是对网络规划优化工具认识的误解。

    那么,不同的体制在规划上也有不同的点,比如说列入预算的链路差异性,这是由技术链路体制造成的。另外,在容量估算上也有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也是由于技术体制不同造成的,或者说有一些技术体制还会引起小区的呼吸效应,这些在有一些的技术体制里面是没有的。其他的规划内容上也有一些差异性,这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技术体制,按不同的技术标准利用规划工具来做不同的工作。

    那么,目前的网络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传播模型的问题,它在本质上就是传播折算。因为我们移动的环境不是一个视距的环境,如果是一个视距的环境你用传播模型做折算就比较准了,那么移动的环境在通常情况下是非视距的。比如说我遇到一个建筑物,我折多少的路径损耗这是不够的,因为在实际的环境中有远射、反射、散射等等都有。

    那么,这就是在传播模型的应用上我们可以做到尽可能的接近,但是不可能跟实际一样。因为我们现在任何的规划方法、工具,都不可能把反射、散射、远射等移动通信特有的工具,给它规划进来。那么,这给移动通信造成的运算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另外,有业务模型。业务模型的建立,也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一个事情。因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传统的业务模型,就是话音模型,话音模型从今天来讲,话音模型最典型的几个参数,在今天的情况下,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经济条件发生的变化,而且业务的模型在很大的持久上是受资费的影响的。如果说人们打电话都不要钱的话,那么这些业务模型是不是还成立,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在现在业务模型建模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不同的业务之间有不同模型的可能。另外,还要考虑到人的行为方式对于业务模型建立的影响,同时要考虑资费对于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规划工具,但是这些工具也也进了,不同的规划工具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规划结果。它不是不可能,实际上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甚至是必然产生不同规划的结果。那么,目前市场上规划的工具,它都包含了传播模型校正模块,但是它缺乏根据小区环境选择相匹配的传播模块的方法。因为什么呢?这种选择,实际上不是能够靠工具来完成的,而是靠人的经验和智能来完成的。所以,现在我们就觉得,你要想解决规划工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简单、最好的目标,就是信傻瓜相机一样,拿来照,也不用对焦。最早的照相机需要对焦、调光圈。如果我们发明一种工具,你只要告诉他我是在北京的,告诉他经度、纬度在哪里哪里,他自动地可以根据地理信息来替你规划。不然的话,你这个需要操作规划工具的人有很高的技术水准才行呢。

    那么,未来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它需要数据业务的接入能力比较大,不仅是传输速率大大提高,而且是种类比较多。另外,斜度也更加复杂了,同时也需要灵活的无线管理算法。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研究移动的里面有两个比较复杂的,一个是标准上规定的,这个是我们可以用仪表等方式来验证的。再有一个是像管理算法,这种算法是标准中没有规定的。这种没有规定的东西,你怎么在规划的时候就把它给体现进来,或者是把它给考虑进来,这也是很大的挑战。

    现在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无线的传输技术,但是我觉得将来肯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实际上无线传输不外乎是两个目标,第一个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第二个是要来对抗恶劣的传播环境,这是不变的两个目标。

    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实际上网络规划的难度增大了,同时他的规划的自由度也会增大。

    那么,随着网络的无线传输技术不断地发展,网络规划的技术也应该向前发展,但是实际上很遗憾,现在我们所用的网络规划的方式,还是在无线网络最古老、最原始出现的这种方法。比如说我用的CW测试,这是最原始的,因为CW测试出现的时候,大概一个城市里面有2、3个基站,还可以做CW测试。但是,现在这么多的基站,一公里就一个,或者是几百米一个,你如何做CW测试?这都是值得我们来认真考虑的。

    另外,网络规划的后面就是网络优化。比如说你在北京沿着三环和四环还有二环跑了跑,这严格地讲这不是网络优化,而是线路的优化。那么,如何通过局部的线路的优化来使整个的网络做优化,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科学、复杂的问题。因此,未来网络的规划,不仅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真正应该来应用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经常因为网络优化跟规划的一个怪圈是讨论得很热闹,应用是很不热闹的一个事情。真正地来大规模用网络规划来做事情的,还是比较困难的。

    比如说这一次的电信运营商重组,那么中国电信是不是应该对于他接受的网络进行一下体检呢?他如何对于这个网络进行一下体检?比如说你入学的时候要体检,要检查肺、透视、B超等等。那么,这些工作对于网络的体检,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做呢?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无线网络的良好运行要做3个工作,分别是网络规划、网络的监测与评估。再有一个是优化。实际上,优化不是难的,优化工具看它好就好,而是优化完了以后拿规划工具来看,这样才是比较有意义的。因此,可以说未来网络优化跟规划分的是很明显的,规划归设计院来做,优化由第三方来做的,将来的界限可能是分得更模糊一些。

    再谈一下未来对规划软件的要求,刚才谈了未来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因此未来对规划软件会提出一些挑战,因为必须要适应大计算量的要求。因为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大,网点越来越多,另外界面是开放式的,需要越来越友好,最好是像傻瓜相机一下,我只要输入一些简单的要求够可以做到。就像最早的电路板一样,我只要画图定位就可以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到,还是人工干预的。所以,还是希望把两者折衷一下,尽量把人力参与的能力减少一点,这样就可以减轻人的劳动强度。

    我的讲演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欧盟打造泛欧无线宽带网

巴基斯坦实现全国范围EV-DO版本B商用

无线宽带  3G  EV-DO  2010-08-30

华为豪赌移动宽带:无线研发工程师已达万人

移动宽带  无线宽带  UMTS  2009-09-14

摩托罗拉出售无线宽带模块 进军消费电子市场

Xiocom Wireless 任命 Steve Erdman 担任总裁

无线宽带  Steve   Dell  2009-04-03

ADI:中国TD-SCDMA系统如何实现向TD-LTE发展

TD  3G  LTE  无线宽带  2009-03-19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