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专业研究机构Databeans最新的报告内容,2007年医疗半导体市场由Toshiba、意法半导体与德州仪器等大厂所独占。然而随着更多新兴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其它供货商正逐渐分食这块市场大饼(如表1所示)。由于产品设计对于更小尺寸、更低功耗与更高速度的要求提高,因此
表1 2007年全球医疗半导体供应商的收入份额 来源:Databeans 2008年4月
然而,产业链若要完备当然还需要软件厂商的支持,其中以甲骨文(Oracle)及德国思爱普(SAP)最为积极,持续研发多项相关软件平台,希望符合各硬件大厂所推出的医疗产品及规格,解决互通性的问题,促进市场成熟。
诊断与治疗为医疗电子现阶段最主要的应用范畴,不过快速成长的家用医疗电子市场,才是半导体供货商最看好的商机焦点。尤其在开发中国家市场,家用医疗设备是逞可能成长更为快速。开发中国加经济起飞、所得翻升数十倍,但人们花费在在医疗的开支也相对的节节高升。然而,传统的医疗基础设施不一定能满足现有需求,而且建设与医疗成本皆高昂,人力资源也不一定足够,因此有市场分析师认为,家用医疗电子设备可能如手机般,以跳跃式的成长,在短期间内获得实现。
家用医疗设备将走消费性电子路线
医疗装置与电子技术的革新及整合,让人们可以居家照顾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不需完全仰赖医护人员或住进医院。家用医疗电子装置与系统主要为预防导向,并由消费者的需求所主导,这些智能型装置的使用接口亲和,甚至可穿在身上、记录病患信息,并且能透过无线网络传送,不仅有益人们及早发现健康问题,也能协助医生有效率的掌握病患状况。
试着想象当我们刷牙时,牙刷中的生化传感器可以立即检查血糖与口腔细菌数,握住牙刷的刷柄就可以将我们个人医疗信息传送到数据库中。此外,戴上嵌有微电脑屏幕的眼镜,便可以帮助记得东西放的位置和其它人的信息,这些都是家用医疗电子正在研发的装置。未来,也许连我们贴在伤口的绷带都能以光纤制作并侦测病毒或细菌数量,主动提醒我们更换;或者,还有能够发现并摧毁成为肿瘤的癌细胞的设备,以及药品调配的设备等,这意味着未来许多治疗及诊断性的医疗设备,可以朝“消费性商品”的角度发展,同时也能刺激更多厂商开发智能型且易于携带、使用的消费性电子医疗器材。
半导体厂商的投入与技术研发,希冀未来每个人都可以用更便利与经济的方式,照顾自己的健康,甚至在意外发生或危难时,在医护人员尚未到达时,可以作为救援自己或别人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