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通与爱立信联合宣布,在北京部署基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多媒体网络。合同交付已经开始,网络预计于2007年4月正式启动。据悉,这将是中国第一张IMS商用网络。
据记者了解的情况,此次网通在北京的IMS商用网主要部署在望京科技园区域内。该网将为大客户提供的融合企业通信服务,包括:消息、语音业务与E-mail、OA、ERP等的结合。而位于望京地区的爱立信、摩托罗拉等企业将成为首批采用此项业务的企业。
网通转型第二阶
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其他运营商的核心网尚无一个基于IMS的融合网络架构,因此“网通的IMS商用网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谓首创”。
北京网通表示,希望通过IMS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以最经济高效的方式提供电信级的IP多媒体服务,满足北京地区高端企业用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据悉,北京网通正在规划通过IMS更有效地推出包括话音、数据、音频和视频在内的新型多媒体业务,而这也是同其“奥运战略”有着紧密联系的。
据网通技术部总经理焦刚介绍,网通针对自身的网络演进与转型曾提出了三阶段路线图:第一阶段进行网络智能化的改造,在长途网和本地网引入软交换;第二阶段在多媒体业务与大客户应用方面以重叠网方式引入IMS;第三阶段全面转型期最终实现IMS。
无疑,网通已经成功实现了第二阶段的网络转型。
固网缘何先行一步?
而作为缘起移动通信的一项技术,IMS为何首先得到了固网运营商的“青睐”?
据网通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介绍,虽然IMS是针对移动通信而提出,但在实现网络融合的愿望驱动下,人们便想到将IMS扩展到固定通信领域,建立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的统一控制层。“这主要是因为固定网络的接入环境要比移动网络更加复杂一些,必须通过增加一些功能模块来完成用户认证,保证网络的安全以及实现对承载资源的控制”。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业务能力方面,IMS网络提供固定移动网络融合(FMC)业务的能力得到了网通的关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某专家也指出,在NGN的标准进展上,固网运营商除关注IMS业务、能力、架构等方面的整体进展外,针对软交换网络存在的问题,也更为关注IMS 体系下QoS、游牧管理等技术的标准进展。“这些IMS网络与软交换网络相比具有优势的技术成熟度将成为固网运营商部署IMS网络的先决条件之一。”
从大客户入手
根据协议,爱立信将成为此次北京网通IMS系统的独家供应商。爱立信还将提供系统集成服务,以确保新的系统与北京网通的现有网络实现完全整合。
据爱立信方面介绍,IMS将使北京网通能够提供新型的增值服务,其中重点是通过爱立信的IP-Centrex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唐雄燕表示,网通其实一直就有考虑,根据市场需求引入IMS为大客户提供融合企业通信,“因为IMS为电信业务与企业IT应用结合提供了可能,可以利用IMS为企业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服务,从而实现无缝的企业通信”。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运营商已经把针对企业的宽带化业务列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商务领航、EPOWER等品牌相继亮相。焦刚认为,企业客户的需求巨大,电信运营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包括通信助理呼叫、统一信息、协同会议、多媒体、移动多接入扩展、虚拟PBX等服务,运营商必须抓住这些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