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业界动态 » S i/C负极在实际应用中的失效原因分析

S i/C负极在实际应用中的失效原因分析

作者:  时间:2007-10-23 10:00  来源:

近几年来,Si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成为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硅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经历很大的体积变化,很快发生明显容量衰减。虽然许多研究机构以及材料厂商通过表面改性、掺杂以及复合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不是十分理想,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我们将一种Si/C负极材料应用于14500圆柱形电池体系中,对它与碳负极电池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对该种Si/C负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

1实验

1.1电极材料

实验中所采用的负极分别为:石墨化碳材料,平均粒度为17 μm,比表面积为2.5 m2/g;Si/C复合负极材料,Si含量为8%(质量分数),平均粒度为16μm,比表面积为3.6 m2/g。

14500圆柱形电池的制作: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o1yVinylidene】fluoride)、导电剂乙炔黑(acetylene black)按质量比85∶10∶5混合,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成浆料,调匀,双面涂敷,正极使用富镍材料。电解液为1.0mol/L 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2%成膜添加剂],隔膜为20μm微孔聚丙烯膜,装配成圆柱形电池。

扣式电池的制作:对电极采用Li片,其他条件同上,装配成CR 2032扣式电池。

1.2电化学性能测试

室温下在武汉金诺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进行充放电循环。
扣式电池采用0.05 C恒流充放电,正极充放电电压为4.2~3.0 V,负极充放电电压为1.5~0.00 1 V。圆柱形电池采用1 C恒流充电至4.2 V,然后再恒压充电,l C恒流充放电,Si/C负极电池放电至2.5 V,C负极电池放电至3.0 V。

1.3分析仪器

使用日本理学:D/MAX 2550型X射线衍射仪对电极粉末进行物相分析,用日本JSM-6360 LV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极的表面形貌,表面成分分析使用EDAX进行。

使用GC 6890 N-MS 5973 N气质联用仪器对电解液成分进行分析。

交流阻抗的测量采用德国电化学工作站IM 6进行。施加正弦电位幅值5 mV,测试频率范围为100 kHz~5 mHz,测定电池在开路电位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频谱(EIS)。

2 结果与讨论

2.1 Si/C负极材料扣式电池性能测试

图l为碳负极和Si/C负极首次充放电曲线(vs.Li),碳负极的可逆比容量为330 mAh/g,初始效率为95%,而Si/C负极的可逆比容量为550 mAh/g,初始效率仅为86%,不可逆比容量较碳负极高很多,其主要是由于Si/C负极的比表面积比碳负极材料大,用于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所消耗的Li+比较多,并且电解液在Si表面会发生强烈的分解,产生不可逆比容量。


图2和图3为扣式电池Si/C负极材料前三次充放电曲线图,以及充电前后x射线衍射光谱(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Si/C负极第一次充电(插锂)曲线明显不同于第二、三次充电曲线,这说明在第一次插锂过后,材料发生了相变,并且这种相变是不可逆的。图3中可以证实这一点,XRD谱图显示,原材料中Si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在2θ=28.3°处显示出其特征峰,而在第一次插锂后,该特征峰消失,材料中的Si发生了从晶态向非晶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过程会使一部分插入的Li+无法脱出,造成不可逆比容量[1]。这是Si/C负极初始效率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2 圆柱形电池性能测试

图4是两种电池循环性能以及库仑效率图。以Si/C为负极的电池的容量为1 000 mAh,比碳为负极的电池的容量高出33%(750 mAh),以Si/C为负极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库仑效率明显低于C负极电池。Si/C负极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仅为75%,低于碳负极电池(80%),这是由于Si/C负极本身第一次充放电效率就低于碳负极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的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要低于通常使用的LiCoO2,因而使得电池的整体第一次充放电效率下降。200次循环后Si/C负极电池容量维持率仅为69.5%,库仑效率介于97%~99%之间,并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而以C为负极的电池200次循环后容量维持率为91.9%,库仑效率接近100%,并且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基本保持不变。


为了能更好地比较两种电池的充放电平台,制作了相同容量(750 mAh)的电池,其充放电曲线如图5所示。以Si/C为负极的电池放电平台低于以碳为负极的电池,这是由于Si的脱锂电位高于碳负极造成的。


表1是两种电池的倍率性能,表中所列数据分别是0.5、l、2 C放电电流下的容量与0.2 C放电容量的比值,显示了在加入相同导电剂的条件下,Si/C负极电池的倍率性能明显差于碳负极电池,这是由Si/C负极的导电性差所致。


2.3以Si/C为负极的电池的容量衰减原因分析

以Si/C为负极的电池的容量衰减迅速,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极体积膨胀

表2显示,3次充放电以后,负极的厚度增加了近33%,远远高于碳负极(20%)。200次循环后碳负极厚度增加了25%,而Si/C负极厚度增加了将近45%。


我们分别将进行了1次、200次循环后的Si/C负极电池解剖,取负极用碳酸二甲酯(DMC)进行浸洗后,对其进行表面形貌分析,结果如图6。在循环过程中,由于电极的体积膨胀,导致了电极颗粒问的间隙变大,从而使电接触性能变差,并且电极体积的膨胀造成极粉的脱落,活性材料层与集流体剥离,导致极化增大,容量损失。参考图9(2)可以看出,经过循环后电极表面变得粗糙,表面颗粒凹凸不平,这归因于活性材料颗粒的膨胀。此外,电极体积过度膨胀产生的应力,以及对正极的挤压,也会使正极嵌/脱锂产生困难,从而造成容量损失,并且使正、负极都存在断裂的可能。

(2)电解液分解,电池内阻增大

图7是Si/C负极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后满电态的交流阻抗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循环进行,电解液的电阻(坐标轴横轴截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次循环后电解液阻抗减小。这是由于经过3次循环后电极被充分浸润,使得这部分阻抗减小。而以后随着循环进行,电解液阻抗增加,这与电解液的分解致使电解液含量迅速减少有关。因为在随后的循环过程中发现,Si/C负极电池的产气量大于碳负极电池(对一部分电池使用了铝塑壳进行封装便于观察产气),说明电解液在负极表面不断发生分解。这一点与文献[2]报道的使用碳材料作为负极的电池交流阻抗谱图表现不一致,在文献中,电解液的阻抗几乎不随循环而增加。


另外,从图7中还可以看出,无论是负极阻抗还是正极阻抗都随循环而增大,并且正极的阻抗比负极阻抗增加幅度大。负极在插锂之前,电解液在表面形成了一层SEI膜,但是Si材料插入锂以后,体积发生膨胀(膨胀率达300%),这将会使已经形成的SEI膜破裂,如图8。并且,由于体积膨胀,还将导致电极颗粒的粉碎而露出新的表面,电解液与新的表面接触又会发生分解形成新的SEI膜,负极表面的SEI膜就处于这样的不断破坏一修复过程中。而在实验中,SEI膜的破坏一修复过程又是在大电流(1 C)下进行的,因此,由于大电流充电时,Li+入速度快,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迅速,导致SEI膜破损的程度较大,而在下一次循环充电过程中的修复过程也是在大电流下进行的,因此晶核的形成速度快,不利于形成致密的钝化膜[3],而这样的膜不能阻止溶剂的进一步还原分解,这样就使得负极表面SEI膜的厚度不断增加,阻抗变大,极化增加(如图11)。图7及图12分别显示了200次循环后正极的阻抗以及极化随充放电循环的进行而增大。而在以碳材料为负极的电池中循环200次后正、负极极化要小得多(如图13、14、)。
分别将循环1次和200次后的两种电池解剖,取负极作SEM图,如图9。碳材料电极表面在第一次循环后覆盖一层薄膜状物质,在200次循环后,表面呈现一层多孔状覆盖物。Xiaodong Wu[4]等在研究Si电极时也发现了该现象。而Si/C材料电极表面第一次循环后并没有类似于C电极的薄膜状覆盖物,但是在200次循环后,电极表面也出现了一层多孔状覆盖物,但是明显较碳负极表面的覆盖物致密,孔的密度小。而如此致密的覆盖膜将影响电解液中Li+的传输。图9中(5)、(6)分别为(3)、(4)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Si/C负极经过200次循环后表面的覆盖膜上有很多细小的裂纹,而碳负极表面的覆盖膜则没有这种现象,这可能是由Si/C负极体积膨胀造成的。经过对电极表面进行能谱分析(表4),发现碳负极循环前后,负极表面各物质组成以及含量变化不如Si/C负极大。碳负极循环前后C和O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但是S(来自成膜添加剂)的含量增加,说明电解液的溶剂没有发生明显的分解。Si/C负极循环前后表面O的含量明显增高,而S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有可能是由于成膜添加剂的含量不够,SEI膜又处于不断的修复过程,而导致电解液中的溶剂随着循环进行在负极表面不断分解所致。


将循环后的电池解剖,极组置于相同质量的DME中,浸泡24 h,对电解液的成分进行分析,如表3。第3次循环后成膜添加剂在萃取溶剂中的含量为0.17%,而100次循环后已经检测不到它的存在,成膜添加剂在循环过程中逐渐被消耗。此外,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解液中各组分的比例不断变化,说明电解液不断分解,其中,EC与EMC的比值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大,说明EMC的分解速度较EC快。



加大成膜添加剂的含量后,电池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如图10。200次循环后容量维持率从69.5%提高到72%,这一点也说明了随着成膜添加剂含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电解液溶剂的分解,使电池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


由此看来,电解液的消耗和正、负极界面阻抗的增加是导致电池容量衰减的重要原因。

(3)材料自身引起的容量衰减

分别将循环1次和200次后的两种电池解剖,取正、负极,制作扣式电池,测试单个电极的比容量,结果如图11~14所示。碳材料负极循环后的比容量衰减程度要远远小于Si/C负极。而以Si/C材料为负极的电池循环200次后比容量从550 mAh/g降到480 mAh/g,容量主要损失于Si,循环前后Si的脱锂平台(0.4~0.6 V)缩短,这是因为所使用的Si/C材料中Si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存在,而纳米Si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插锂过程中形成的缺陷,导致形成大量的"dangling-bonds",而这些"dangling-bonds"与Li+的结合力非常强,这部分锂在电化学条件下是无法脱出的,从而造成容量损失[5]。而正极的比容量也由180 mAh/g降至160 mAh/g,这是由于负极嵌人的Li无法全部脱出而导致正极容量衰减。





3 结论

将Si/C负极应用于14500圆柱形电池中,其比容量为1 000 mAh/g,比传统的碳负极的容量高出3 3%,但是200次循环后容量维持率仅为69.5%,并且放电平台低于C负极电池,倍率性能劣于后者。经过分析发现,造成其容量衰减快的主要原因为:(1)电极体积膨胀导致电极活性材料脱落,电接触性能变差,极化增大,容量损失;(2)活性材料体积膨胀导致SEI膜被破坏,进而电解液不断发生分解,使正、负极界面膜增厚,电阻增加,极化变大,造成容量衰减较快,电解液量的减少也是电池循环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3)材料本身结构造成插入的Li无法全部脱出,是容量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关推荐

储能电池市场潜力评估 几年内达到2000亿

储能电池  蓄电池  2013-12-19

锂电池市场严峻 未来只会有6-8家电池企业幸存下来

蓄电池  汽车制造  锂电  2012-11-01

铬盐、多晶硅等行业即将接受环保洗礼

多晶硅  蓄电池  2011-09-06

天齐锂业发动机在甘孜的“甲基卡措拉矿”

天齐锂业  锂离子  电池芯  2011-07-19

铅酸蓄电池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的原因

蓄电池  汽车  2011-06-28

基于ARM9与LEM传感器的蓄电池在线监测硬件平台

蓄电池  在线监测  2011-05-10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