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章 » 智能电网与电力线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与电力线通信技术

作者:  时间:2010-09-26 10:13  来源:EDN

   经过努力,他们开发出了PHYMAC和集中通信层。PHY层在临近节点之间收发MPDU。它采用位于CENELEC A频段高频率的47.363 kHz频率带宽,平均传输速率为70kbps,最大速率可达120 kbps。在此条件下,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可直接通信的概率为92%。其它时候,路由可以确保100%连接成功。

  MAC层提供了系统接入、带宽分配、连接创建/维护和拓扑分辨等核心MAC功能。

  服务专用型集中层(CL)可以对信息传输进行分类,将其和适合的MAC连接关联起来。它可测定可能包含在MAC SDU中的任何数据传输,也可具备有效负载头压缩功能。同时,采用多个子集中层来实现MAC SUD中的各种不同的数据传输。

  在基本FSKBPSK方案中,信息是以单个载波来传输的。传输的波特率取决于带宽的大小,而噪音和选择性减弱会限制通信。而在OFDM方案中,信息是通过多个子载波来传输的。传输的波特率取决于带宽和DBPSKDQPSKD8PSK子载波调制的复杂性。通过采用多个子载波、编码和纠错,更好地消除了通信中的噪音和选择性减弱。

  符号的大小是由采样频率以及子载波的数量决定的。符号越大,越能够可靠地抑制脉冲噪音。编码提高了稳定性,但也增加了复杂性和功耗。子载波越多,通信稳定性就越高,但并不意味着波特率也越高。

  G3技术采用36个子载波、0.735ms的分类符号、6.79ms的序和9.5ms的开头,需要重复法和RS纠错来提高通信稳定性。

图片1: 电力线通信环境(不只是AMR,包括一个完整的PLC环境)

  PRIME采用了97个子载波、2.24ms的长符号、2ms的序和4.48的开头。为了避免重复法和RS纠错的复杂性,它采用了能效高3倍的符号来提高通信稳定性。这是一个能够提供稳定性但成本更低的方案。

  总之,传统电网在向需要更高级通信能力的智能电网发展。PLC技术是实现必需功能和稳定性的更便利的技术。PLC技术也在朝着OFDM方案变革,而G3PRIME则是主要的2个方案。

相关推荐

以高稳定区隔市场 大型PLC站上高峰

PLC  工业自动化  2014-01-08

2014年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规模预判

智能电网  传感器  2013-10-16

智能真空断路器面临的三大技术问题

真空断路器  智能电网  2013-09-23

机床数控化 PLC逐步取代继电器

PLC  运动控制器  2013-09-09

国家力推新能源 智能电网受益匪浅

新能源  智能电网  2013-07-29

产品技术:PLC内部等效继电器电路分析

PLC  继电器  2013-07-18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