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4年之久,中国首个落户县级城市海安县的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官网看到,南通众和产权交易所发布一则资产转让信息,即《关于公开征集南通绿山集成电路有限公司100%股权意向受让人的公告》,挂牌价1.04亿元。挂牌周期为
这一幕,一年半以前已有迹象。原宏力半导体一位高管之前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较早时,海安县政府官员找过宏力,希望它们接手,但谈判未成。
南通绿山倒下
南通绿山规划于2004年,由注册于维尔京群岛的绿山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下称“绿山集成”)与江苏海安县政府旗下海安高科技电子投资公司设立,注册资本7500万美元,绿山与海安分别占80%、20%股份。项目负责人为留美博士高小平。
南通绿山总规划三期,目前是建一条3万片/月、0.25微米工艺的
“这两个合作方都很缺钱。”熟悉南通绿山的半导体调研机构iSuppli中国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说,从立项开始,资金缺口一直很大。绿山集成只有一个项目团队,资金实力不强,海安县政府2006年财政支出仅8.9亿元,而绿山三期规划总投资近30亿元。
海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8月会议记录显示,一期项目,南通绿山流动资金缺口大约2000万美元。举步维艰之下,海安县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汤成林当时对外表示,为缓解初期压力,项目要“超低成本运作”,其中人工成本一年不过100万元。顾文军说,这还不如许多大公司一个高管的年薪。
2006年11月底南通绿山举行试产仪式,公告显示,
南通众和产权交
半导体泡沫后遗症
南通绿山不过是本土半导体业投资泡沫时期的遗留品。2000年以来,大陆掀起一场半导体投资热,延续到2005年达到高潮。当时,一度有10个项目同时规划。
2005年夏,本报曾报道过本土生产线数量大争论。当时,半导体产业人士莫大康认为,到2008年,大陆只需7条
“那都是一些倒卖二手设备的。那时候,
2006年,本报曾报道过常州纳科微电子的倒闭。这个项目背后设备即为英特尔淘汰的一条
类似的项目还有河南晶诚科技
不过,这种产业转移趋势倒是让地方政府高兴。当年为了拉项目,部分城市甚至掀起招商战。海外倒设备的专业人士则借机四处游说,以便获得最高的落地筹码。
顾文军表示,许多项目从生到死,基本雷同,表面说是缺钱,其实是地方政府无视产业发展规律,无视市场需求。
“基本上一生下来就面临倒闭。”有业内人士说,当年,绝大部分制造业订单都来自海外,本土设计企业的订单无法支撑成长。在台积电、联电等巨头把持下,后进公司根本难以生存。
业内人士呼吁,中国半导体制造业早该整合,未来国家应该强化支持重点企业,比如华力微电子等公司,否则如果继续延续过去思路,分散布局,仍难逃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