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动态 » 全球液晶面板提速中 本土企业如何转身自主

全球液晶面板提速中 本土企业如何转身自主

作者:  时间:2011-03-01 10:05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本土企业“坐以待毙”?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彩电品牌为实现全年的业绩目标纷纷转战中国市场。2010年外资品牌液晶电视的整体价格降幅较大,连续半年持续超过国内品牌4%以上。激烈竞争之下国内品牌的价格优势几乎丧失殆尽。

  国外品牌降价导致竞争加剧,国内面板企业一夜之间“集体失语”。如今液晶面板时代早已来临,部分国内液晶面板企业却乱了手脚,一时间,液晶面板究竟是否值得投资的质疑声四起。

  令人诧异的一幕也实实在在发生,LG前脚表示,其8.5代线将强于友达7.5代线,2011年要做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后脚不得不发出预测警告,市场需求疲软导致2011年液晶面板价格无法大幅反弹。使得我们对液晶面板的前景看的更为模糊。业界人士发出惊呼“液晶面板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究竟是‘金矿’还是‘陷阱’?

  业内相关资深分析师告诉记者:“我们要看到外资品牌降价幅度很大,不等于价格低于本土品牌。实际上,外资品牌降价之后,平均价格还要高出本土品牌约20%。本土品牌销售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力弱于外资品牌。外资的力量不容忽视,但是不能盲目跟从。”

  中国彩电企业究竟如何突围?

  有观点指出,全球目前消费电子行业中最成功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苹果模式,强大的终端产品与网上内容商店的完美结合,很多彩电巨头学习但是还未能复制成功;二是三星模式,依靠政府支持,在液晶面板、等离子面板、OLED等领域全面布局。

  嵌入式系统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表示:“韩国的这种模式和欧美以及日本都不一样,韩国是把产业链内的企业产品都用三星或者LG的牌子,而中国液晶面板企业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彩电企业还是以深耕某一领域的具体产品为主,拓展整条产业链为辅较为稳妥。”

  苹果和三星都是成功的典范,却不是永恒的法则,作为中国液晶面板企业所做的更多的恐怕是需要摆正心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随着企业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欲加明显,企业更是难以做到统一、平衡,国家以行政力量统一整合固然没错,但却难免变成屏障。万物没有永恒之道,行政和企业个性特点配合,才能更加完善,因地制宜,尊重个性发展。

相关推荐

解读2013年消费电子电器行业十大事件

LG  消费电子  2013-12-27

2013车用TFT液晶面板出货量估年增16%

TFT  液晶面板  2013-12-23

LG弯屏手机真是柔性的:压扁后迅速恢复

LG  弯屏手机  2013-11-07

传LG Display成为苹果iWatch屏幕供应商

LG  iWatch  2013-10-31

柔性OLED有前景:LG明年推更强性柔性产品

LG  OLED  2013-10-15

LG:明年下半年量产OLED屏幕 适合50+寸电视

LG  OLED  2013-08-07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