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种类的增多需要支持端到端差异化QoS保证
相比
这就要求移动承载网络能够对不同部署场景下的基站,基站内业务等进行差异化的QoS控制。而且在E2E的移动承载网络中,包含接入、汇聚、城域核心网络中进行E2E QoS控制。多基站、多业务的多层QoS保证驱动移动承载网络提供H-QoS保证能力。
LTE同步要求承载网络提供全面时钟传送方案
在LTE场景下同步分为FDD与TDD,不同制式的LTE对时钟的要求不一样。TDD制式的LTE在需要频率同步的同时,也需要时间同步。FDD制式的LTE仅需要频率同步,但根据未来需要部署的业务和技术,如eMBMS -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COMP等,也会需要时间同步。
目前,业界基于分组网络的时钟同步主流技术包括IEEE 1588v2、同步以太,ACR,ATR, NTR和差分时钟技术。考虑不同媒介与不同的组网形式,要求移动承载网络解决方案完善支持上述主流技术,提供端到端高精度分组时钟能力,满足移动网络需求。
IP化下安全威胁对承载网络安全要求
LTE移动网络的部署带来100Mbps的用户接入,承载网IP化带来灵活高效的传送同时也带来安全的威胁。安全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基站IP化使得非大众化的TDM/ATM E1接口,转变为大众化的FE/GE接口
移动网络多层部署难以保证基站物理安全,恶意人员容易破坏移动和承载网络
LTE架构的扁平化导致原基站控制器的空口终结功能下移到eNB,用户数据若不进行加密容易被恶意人员查看或者篡改
IP化的移动网络与承载网络,IP数据的安全性,无论在自建的承载网络还是租用第三方网络,都不能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
3GPP综合考虑各种威胁,定义运营商可在eNB与S-GW/MME之间使用IPSec Tunnel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IPSec Tunnel在eNB中直接启用,保证移动数据在第一个接入点的安全;而后在移动承载网汇聚/核心侧终结,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安全。这就要求移动承载网络即要支持IPSec网关功能,还要在接入的承载设备上有防止非法接入的能力,如802.1x等安全机制。
海量基站的部署对IP运维提出更高要求
移动承载网络运维,主要由海量站点的安装和升级、端到端业务配置、网络故障定位组成。基础网络从TDM向IP转型之后,旧有的运维方式发生了变更,网络故障定位占了整个OPEX的一半。如何对IP网络进行故障定位是决定能否有效降低IP网络OPEX的关键能力。
目前比较领先的IP故障定位工具,可对IP业务进行逐跳故障定位和定界,效率已能媲美TDM网络。最新技术在故障呈现手法上采用GUI优化用户界面,一改传统的命令行模式,可提供物理连接拓扑、逻辑连接拓扑、业务连接拓扑等多层次的IP网络可视化能力,让故障定位清晰的呈现在用户面前,故障定位时间节省95%以上。
全球范围来看,LTE商用在即,移动承载网络的建设需求已经提上各大综合运营商的日程,LTE承载网络建设需要在网络现状基础上考虑网络长期发展需求。LTE承载网络的IP化已经成为必然,在IP化和大带宽的需求外还需要考虑诸如组网、同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IP RAN将成为LTE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