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业界动态 » 中芯国际澄清融资传言:A股或私募都不是为了钱

中芯国际澄清融资传言:A股或私募都不是为了钱

作者:于晓娜   时间:2007-05-01 17: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们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发行A股还是引入私募基金作为策略性股东。"4月27日,中芯国际(0981.HK;NY:SMI)香港代表陈慧蕊对本报表示,A股以及私募基金入股都是"可能的形式"。

  陈慧蕊告诉本报,由于无论是发行A股还是引私募基金入股,都"比较复杂",因此公司要有很多考虑,目前还不能确定究竟采用何种方式。

  "我们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的都不是为了钱。"陈慧蕊强调,中芯国际目前并不需要钱,"增加股东价值"才是公司的目的。

  此前,外电报道称,有三大海外私募基金正与中芯国际洽谈入股事宜,该三大私募基金分别为Kohlbery Kravis Roberts、BainPartners和Gen-eral Atlantic,三家欲砸6亿美元入股中芯国际20%-25%的股权。

  据悉,摩根士坦利和德意志银行获中芯国际委托,为其引入策略投资者。

  外电指出,私募基金入股一事原本预定本月底结束,但至少目前看来,该预期无望实现。

  4月27日的电话会议上,中芯国际执行长张汝京也对海外机构分析师表示,中芯国际现在根本不缺钱。

  他举例称,目前中芯国际在内地有多家银行支持,公司的很多信用贷款额度还没有使用,"比如,天津有3亿美元,上海有2亿美元,北京4亿美元左右的贷款额度还没动用"。

  目前,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实业(0363.HK),持股12.4%。上实主席蔡来兴在4月20日的年报会上,也否认了上实出让中芯国际股份的可能。

  而上实执行董事吕明方则直接指出,上实之所以现在无意卖中芯国际,其中一个原因是中芯现在股价表现太差。上实当年以每股2.72港元入股中芯国际,现在该股才1块多(4月27日收市价1.15港元),卖出太亏本。

  吕明方强调,上实作为中芯国际的单一大股东地位"很重要"。

  4月27日,中芯国际公布2006年业绩及2007年第一季度业绩。年报显示,目前中芯国际手头共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64亿美元。

  从其第一季度数据来看,中芯国际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净利880万元,而2006年同期则亏损960万元,去年第四季度的净收入也才10万元。

相关推荐

中芯国际发2亿美元可转债 或掀新一轮产能大战

中芯国际  28纳米  2013-10-29

连接器的大量生产充分满足着各行业所需

中芯国际  集成电路  2013-08-01

中国大陆IC行业领导者何在?

中芯国际  IC设计   2013-07-10

北京战略加码 中芯国际组新公司加快二期建设

中芯国际  40纳米  2013-06-08

中芯国际6.6亿美元建45纳米晶圆厂 掀产能大战

中芯国际  45纳米  晶圆  2013-06-05

中芯国际蜕变 探索中国路径能否持续赢利?

中芯国际  芯片代工  2013-05-27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