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业界动态 » 中芯国际牵手飞索投产武汉12英寸厂

中芯国际牵手飞索投产武汉12英寸厂

作者:  时间:2008-10-08 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瓦森纳协议风险

  根据双方披露的信息,未来武汉新芯将采用65纳米和43纳米工艺技术生产闪存芯片,事实上,双方有关更高阶的32纳米级工艺授权协议也已签署,这意味着武汉新芯将成为国内最先进半导体工艺生产线,比英特尔位于大连的12英寸工厂所采用的90纳米工艺高出一至两个世代。

  这引发了外界的担忧,飞索向中芯国际转移如此先进工艺技术,是否会引来美国政府的不满或者受限于瓦森纳协议?

  美国政府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是美国半导体企业对外发展必须要过的第一道关隘。美国政府参照的是1995年由28个国家共同制定的“瓦森纳协议”(Wassenaar Arrangement)。这个协议中,对敏感军用和军民两用技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严格管制,其中对半导体的限制是0.25微米。但这是一个早已过时的管制。2004年,中芯国际已达到了0.18微米的量产。现在,美国也将上限调整到0.18微米。

  “我对瓦森纳协议的理解是,这是一个方向性的协议,实际上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技术型号的。在当时最领先的科技肯定要受到严格审查,而不那么前沿的科技,出口许可证则要视产品的最终用户和用途而定。”市场研究公司ICinsights的主席比尔·迈克里恩说。

  “这的确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飞索半导体CEO Mr.Cambou对记者表示,不过,美国对出口技术的限制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逻辑产品,对于存储的设备产品出口管制不是很严格;另外,限制的技术主要是针对军事用品,目前飞索转移至武汉新芯的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全部系民用,因此也不存在违规的问题,有关于设备工艺产品的进口许可问题,主要由中芯国际方面负责协调。

  张汝京坦言,说服众多瓦森纳协议相关国家及地区获得工艺和产品出口许可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此之前,由于受到相关公司及政府部门的阻挠,中芯国际在购买美国半导体工艺设备方面遇到了很大阻力。

  虽然中芯国际可以很轻易地从日本和荷兰购买到同样的芯片制造设备,但是张汝京并没有放弃在美国的努力,因为公司大多数工程师在美国培训,对美国厂商的设备和工艺更加熟悉,张曾和中芯国际公司的其它高层数次飞赴华盛顿进行游说。

  “目前公司已经拿到65纳米和43纳米相关工艺产品的出口许可,而更高阶的32纳米出口许可也已获得,将自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张汝京说。

相关推荐

Q2全球DRAM市场营运利润率27%创三年新高

DRAM  PC  2013-10-22

SK海力士无锡大火余波:DRAM芯片涨价42%

SK海力士  DRAM  2013-09-30

SK海力士火灾致DRAM芯片价格创两年来新高

SK海力士  DRAM  2013-09-26

IC Insights:DRAM市场将进入成熟期

三星  DRAM  2013-08-09

SK海力士Q2利益率 扳倒三星

SK海力士  DRAM  2013-07-05

IHS:DRAM市场已成熟 可望起死回生?

DRAM  晶圆  2013-06-24
在线研讨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