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市场趋势 » 汽车电子产品核心技术缺乏

汽车电子产品核心技术缺乏

作者:  时间:2008-10-14 21:00  来源: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是与汽车整车性能关系并不密切的车载电子产品,比如音响、GPS等等,而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却很少涉足。

  令人欣慰的是,业界在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帮助汽车厂家去实现消费者的这些需求。拿如何满足安全需求来说,能够根据环境、路线的变化自动改变光型或者方向的AFS(自适应汽车前照灯系统)就可以给与驾驶者充分的照明保障,将因为照明问题引发的安全故障降到最低。而通过压力传感或者红外检测实现的电动防夹车窗则可避免由于司机粗心所导致的对儿童乘客的伤害。前视和侧视雷达技术则能够帮助驾驶着准确地判断前车的距离以及防止偏离正常驾驶路径从而实现有效的防撞功能。这些都将使汽车变得越来越贴心和安全。

  满足了安全的需要,舒适就提上日程。比如当炎热地带的驾驶着在离开温度适宜的房间进入停泊在艳阳之下或者闷热的地下车库中的爱车时,立刻就会变得大汗淋漓;而寒带地区的驾驶着离开温暖的家中时则会面临相反的问题,这些都显然离舒适的要求相去甚远。此时通过预先设定空调,或者通过RES(远程启动发动机)功能提前打开空调系统,就可以使驾驶者一进入爱车就获得理想的温度。另外,很多驾驶着会因为在茫茫车库中找不到爱车而感到烦躁,这样的感觉当然也不舒适,此时通过双向PKE(无钥门禁)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的寻车功能,这恐怕是一些缺乏方向感的驾驶者梦寐以求的吧。

  还有一些电子技术则可以同时对满足消费者的安全与舒适需求带来帮助,比如可视和雷达混合倒车系统,比如GPS系统。有了可视与雷达倒车系统,驾驶着在停车时就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车后的情况,因为现有的雷达倒车系统因为电磁波散射的原因对地面的尖锐突起或者横在半空中障碍物并不能很好的察觉,有了4-5个CMOS摄像头最终形成的俯视效果的图像的支持,一个人倒车还需另一个人下车指挥的情况将不再发生。而使用GPS系统,除了可以起到导航作用,让不熟悉路线的驾驶着轻松地找到目的地外,如果将GPS与WiFi、GPRS或 WiMAX 技术协同构建一个通信链路,就可用于被偷车辆的跟踪;或者当车辆不在指定区域时就使其某些功能失效,实现汽车防盗功能。

【专家解读】

  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缺乏核心技术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2.6%。业内专家指出,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品升级步伐加快、消费者需求不断向汽车电子倾斜,成为拉动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三驾马车”。

  赛迪半导体研中心总经理李树李树翀近日对记者说:“现在,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汽车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新兴车载电子产品开始普及,汽车产品升级加速,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总体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然而,在汽车电子行业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仍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这其中包括核心技术缺失、机械与电子技术尚未有效结合、与整车企业沟通不畅等等,这些难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软肋’。”

  对此现象,李树翀的解释是:“在汽车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这一环节上,本土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他对记者说,汽车电子产品与普通的电子产品不同,它需要研发人员既要懂汽车,又要懂电子,现在国内这样的人才比较少。他举例说,不懂发动机的人就很难设计出性能良好的EMS;不懂汽车底盘、变速器的人,也很难做出相应的汽车电子产品。在他看来,国内不少做发动机零部件的企业,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力都比较弱,属于本土厂商自己研发的尖端产品数量并不多。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设备供应商,往往都与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稳定的OEM供货关系,甚至是资本上的连带关系。例如,德尔福是通用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伟世通是福特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博世是德国大众的最大供应商,日本电装则是丰田汽车集团公司下属的最大零部件生产企业。“这种稳定的供货关系,对后起的国内汽车电子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国内整车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往往倾向于选择国外知名汽车电子品牌,所以本土汽车电子企业进入整车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数量屈指可数。”李树翀对记者说。

  对此现象,业内专家也多次呼吁,随着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及生产厂商日益壮大,汽车电子企业应该积极从产业整合的高度与汽车制造商形成稳定和合理的技术分享机制。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应该利用其更加强大的技术与资本实力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平台,从而将研发和OEM生产结合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中。
  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是与汽车整车性能关系并不密切的车载电子产品,比如音响、GPS等等,而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却很少涉足。

  令人欣慰的是,业界在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帮助汽车厂家去实现消费者的这些需求。拿如何满足安全需求来说,能够根据环境、路线的变化自动改变光型或者方向的AFS(自适应汽车前照灯系统)就可以给与驾驶者充分的照明保障,将因为照明问题引发的安全故障降到最低。而通过压力传感或者红外检测实现的电动防夹车窗则可避免由于司机粗心所导致的对儿童乘客的伤害。前视和侧视雷达技术则能够帮助驾驶着准确地判断前车的距离以及防止偏离正常驾驶路径从而实现有效的防撞功能。这些都将使汽车变得越来越贴心和安全。

  满足了安全的需要,舒适就提上日程。比如当炎热地带的驾驶着在离开温度适宜的房间进入停泊在艳阳之下或者闷热的地下车库中的爱车时,立刻就会变得大汗淋漓;而寒带地区的驾驶着离开温暖的家中时则会面临相反的问题,这些都显然离舒适的要求相去甚远。此时通过预先设定空调,或者通过RES(远程启动发动机)功能提前打开空调系统,就可以使驾驶者一进入爱车就获得理想的温度。另外,很多驾驶着会因为在茫茫车库中找不到爱车而感到烦躁,这样的感觉当然也不舒适,此时通过双向PKE(无钥门禁)系统就可以实现自动的寻车功能,这恐怕是一些缺乏方向感的驾驶者梦寐以求的吧。

  还有一些电子技术则可以同时对满足消费者的安全与舒适需求带来帮助,比如可视和雷达混合倒车系统,比如GPS系统。有了可视与雷达倒车系统,驾驶着在停车时就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车后的情况,因为现有的雷达倒车系统因为电磁波散射的原因对地面的尖锐突起或者横在半空中障碍物并不能很好的察觉,有了4-5个CMOS摄像头最终形成的俯视效果的图像的支持,一个人倒车还需另一个人下车指挥的情况将不再发生。而使用GPS系统,除了可以起到导航作用,让不熟悉路线的驾驶着轻松地找到目的地外,如果将GPS与WiFi、GPRS或 WiMAX 技术协同构建一个通信链路,就可用于被偷车辆的跟踪;或者当车辆不在指定区域时就使其某些功能失效,实现汽车防盗功能。

【专家解读】

  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缺乏核心技术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2.6%。业内专家指出,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品升级步伐加快、消费者需求不断向汽车电子倾斜,成为拉动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三驾马车”。

  赛迪半导体研中心总经理李树李树翀近日对记者说:“现在,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传统汽车电子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新兴车载电子产品开始普及,汽车产品升级加速,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总体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然而,在汽车电子行业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仍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这其中包括核心技术缺失、机械与电子技术尚未有效结合、与整车企业沟通不畅等等,这些难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软肋’。”

  对此现象,李树翀的解释是:“在汽车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这一环节上,本土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他对记者说,汽车电子产品与普通的电子产品不同,它需要研发人员既要懂汽车,又要懂电子,现在国内这样的人才比较少。他举例说,不懂发动机的人就很难设计出性能良好的EMS;不懂汽车底盘、变速器的人,也很难做出相应的汽车电子产品。在他看来,国内不少做发动机零部件的企业,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力都比较弱,属于本土厂商自己研发的尖端产品数量并不多。

  据了解,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设备供应商,往往都与核心汽车制造企业有稳定的OEM供货关系,甚至是资本上的连带关系。例如,德尔福是通用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伟世通是福特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博世是德国大众的最大供应商,日本电装则是丰田汽车集团公司下属的最大零部件生产企业。“这种稳定的供货关系,对后起的国内汽车电子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国内整车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往往倾向于选择国外知名汽车电子品牌,所以本土汽车电子企业进入整车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数量屈指可数。”李树翀对记者说。

  对此现象,业内专家也多次呼吁,随着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及生产厂商日益壮大,汽车电子企业应该积极从产业整合的高度与汽车制造商形成稳定和合理的技术分享机制。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应该利用其更加强大的技术与资本实力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平台,从而将研发和OEM生产结合在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中。

相关推荐

u-blox发表工业与汽车应用的u-blox F9强固型多用途高精度定位技术

产品与技术 2018-02-27

u-blox以无联机3D惯性导航引领汽车GNSS技术的创新

u-blox  GNSS  汽车电子  定位  2016-02-18

美国可替代CMOS器件的低功耗隧道晶体管

CMOS  隧道晶体管  2013-12-25

2014车载无线充电3大标准之争渐露分晓

无线充电  汽车电子  2013-12-06

美国半导体联盟启动“半导体合成生物技术”

半导体  CMOS  2013-11-06

汽车电子2014年怎样求变突围?

汽车电子  4G  2013-10-25
在线研讨会
焦点